砀山县民政局:“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暖人心
今年以来,砀山县民政局持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质效,大力发展“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模式,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越织越牢。
主动发现,民生政策兜得更“好”。积极构建“大数据+铁脚板”主动发现机制,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时筛查预警潜在困难对象。组织经办人员开展常态化走访排查,深入村(社区)主动摸排因病、因灾、因失业等陷入困境的家庭,变“被动申请”为“主动服务”,确保惠民政策精准触达每一位需要帮扶的群众,让民生保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截至目前,通过“大数据+铁脚板”主动发现机制,城乡低保新增822户1122人,特困供养动态新增110人,动态纳入低保边缘家庭26人。
双轨核查,民生保障兜得更“准”。建立“线上+线下”双轨核查机制,线上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联动人社、卫健等15个部门,实时比对就业、医疗等信息,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线下组建核查小组,由镇(园区)对申请救助家庭开展“一户一档”实地走访,全面核实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及实际生活困难,杜绝“错救”“漏救”现象,确保每一笔救助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实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4448户36415人,发放金额12753万元;保障城乡特困供养3481人,发放金额2298.5万元;临时救助313人次,发放金额45.7万元。
精准施策,民生兜底兜得更“实”。通过建立困难群众动态档案,精准识别不同群体需求。对特殊困难群体定期开展走访探视,及时掌握生活状况;针对遭遇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简化临时救助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对长期困难家庭,实行“一户一策”跟踪帮扶,动态调整救助措施,确保民生兜底保障精准有效、落到实处,推动民生兜底从救助“及时雨”向服务“长效暖”转变。
强化监督,民生底线兜得更“牢”。构建“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审计”全链条监督体系,通过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实时公示救助对象、资金发放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畅通信访渠道,设置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对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以刚性约束筑牢民生保障防线,确保民生兜底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织密扎牢困难群众的“安全网”。(胡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