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信”办法赋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活用“信”办法赋能社会组织
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砀山县民政局探索将“信用+”理念引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中来,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切实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更好服务全县中心工作贡献更多的民政智慧和力量。
夯实数据基础,构建社会组织“信用户籍”。明确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的种类、采集渠道、归集程序、日常管理模式以及信用信息的激励惩罚措施;在成立登记阶段前置服务关口,主动开展事先告知提示,引导发起人签收登记事前告知书、承诺书。推行“一对一”帮办代办与专业答疑服务。提升登记便捷度与合规性。结合宿州市社会组织信息平台、砀山县民政局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全面公式社会组织信用信息。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告知书、承诺书56份;签署社会组织党建承诺书8份;高效办理社会组织登记8家,源头规范水平显著提升。
聚焦登管协同,抓实全称监管。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累计依法撤销社会组织54家,引导注销社会组织14家。持续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全面加强风险排查管控,启动全县规范社会组织名称专项活动,有效推动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的规范化。目前,已整改更名6家。
聚焦结果应用,开展信用修复。对于列入守信信用名单的社会组织,加强县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紧贴入孵组织需求,围绕硬件支持、管理服务能力提升、组织队伍建设、公益项目实践等内容,提供孵化培育服务。畅通信用修复通道,引导社会组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修复信用。活动异常名录实行“快进快出”原则,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实行“严进严出”原则。鼓励基层探索创新,支持砀山县2家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发挥作用。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组织信用建设,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砀山县民政局坚持监管与培育并重,不断完善社会组织信用体系,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蔡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