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四力齐发”让民生保障更有力有效有温度
今年以来,砀山县民政局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截至目前100922名困难群众按时喜领补贴7347万元,资金拨付完成年度序时计划的25%。
全力组织实施。完善机制,第一时间调整充实民生实事领导小组和联络员,做到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充分发挥好砀山县社会救助对象数据共享联动机制,以“清单+闭环”构建“信息采集、动态监测、预警核实、协同救助、数据归集”的精准高效救助体系。同时,持续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经统计,自启动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以来,共审批完成低保申请4792件、临时救助申请475件,低保和临时救助申请平均在25天和10天内完成审批,受到了群众高度认可。
强力调度推进。围绕省、市目标管理年度考核任务及全市民政重点工作,做好超前谋划、对接汇报和总结梳理,建立工作台账,对承担指标和重点工作量化评价,及时跟踪民生保障的进展情况,确保工程类项目有序推进、救助类资金落地生根,按时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社会救助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为民生兜底保质保量保驾护航。
倾力为民服务。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将“一站式受理 全链条服务”理念贯穿民政工作始终。积极打造“资金+物资+服务”救助模式,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标准连年提高,注重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为困难群体开展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类救助。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充分发挥“救急难”互助社补充救助与应急救助效能,推动社会救助实现“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相结合,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累计新增低保、特困供养等人员905名,为2000余名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实现“应保尽保”。
聚力宣传氛围。创新推出“实事惠民生 民政润民心”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社会组织、志愿者、村(社区)网格员等人员力量,灵活运用“一对一”、“一对多”、“媒体宣传”、“敲门行动”、“集中宣讲”等多方式,以百姓视角、百姓语言宣传政策,以“线上+线下”“宣讲+互动”形式向群众详细地介绍民生保障的标准、条件、程序等关键环节和内容,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决群众诉求,以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夯实民生高质量发展根基,让人民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胡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