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县区动态

萧县民政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推动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2-26 10:26 编辑:萧县民政局 来源:宿州市民政局 字体:   ] 阅读:

萧县民政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推动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萧县民政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了我县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

一、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认定范围

健全完善城乡居民特困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提质”要求,健全完善“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工作机制,加大社会救助供给侧改革力度,实现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救助供需精准对接修订完善《萧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萧县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积极探索社会救助保障范围、保障标准、申请认定、动态管理体系全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024年,全县共保障各类民政救助帮扶对象198.5万人次,累计发放资金4.76亿元其中保障城乡低保5.4万人,累计发放资金2.75亿元。

(二)全面加强“物质+服务”救济模式

全面加强“物质+服务”救助模式积极探索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急难社会救助全面开展基层社会救助队伍行政村(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站建设,依托民政专干和网格开展线上线下及时比对实地摸排因需施救推动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向纵深开展,取得良好社会效果通过加强领导、统筹推进、科学设标、综合帮扶、强化宣传、注重引导,全面开展“救急难”互助社建设,目前全县277个行政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备案”加“注册”成立覆盖率100%,2024年“救互助社成立以来开展补充救济13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65万元,应急救济施救15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84万元。

二、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

建立健全部门数据共享比对机制

不断规范低收入人口认定和救助工作,通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完善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机制为契机,牵头全县二十多家县直单位开展常态化数据共享在扩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的基础上,强化“体系”意识,扩大救助帮扶政策覆盖面,提升制度的可及性和政策实施的充分性“增效”目标,强化部门协同、政策集成、资源统筹,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信息民政部门统一识别、分层管理、动态监测、因需推送为主,各相关部门分类帮扶、结果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实现全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的闭环式管理,建立健全了我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

持续完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

相继出台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措施,指导各乡镇街道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从最初萧县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工作方案、萧县社会救助工作便民惠民优化服务行动方案的出台,到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管理、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的完善,乡镇自查和民政局抽查结合方式,全面贯彻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加大个别重点乡镇街道的低收入人口督查,防止“脱保”和“漏保”现象发生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2024年我县脱贫户低保人数31584人,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农村低保人数3108人,享受临时救助的防返贫监测对象18户,向防返贫监测对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76万元,切实提升了我县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健全社会救助动态管理长效机制

全覆盖开展社会救助复核复审

全方位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复核复审,全面筑牢社会救助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救助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压紧压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政治责任。制订专项整治方案,细化工作内容、明确具体措施,建立工作台账,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复核复审业务指导,集中对全县26个乡镇(街道)当年新增低保档案进行分组审核,并抽取重点乡镇(街道)进行全面复核复审,集中督查受理社会救助申请及审核确认、救助资金发放管理、救助信息公示公开、救助对象动态管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相关问题,全力确保全县A、B类家庭,每年核查一次,C类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截至最新统计,2024年共新增农村低保2053人、特困326人,核减农村低保3679人、特困供养529人。

(二)多角度开展社会救助服务模式

多角度开展社会救助服务模式,以物质救济为主,争取财政支持力度,确保救助资金及时足额第一时间拨付,稳步提高救助标准,从2021农村低保标准每月660元提高到目前每月722元最新标准,按照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确定,我县目前农村低保救助水平远高于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根据不同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指导各乡镇(街道)全面开展社会救助服务模式,对困难社会救助对象提供探访关爱、生活照料、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多元化服务,为困难群体搭建邻里互助平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着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创新经验,营造全社会关爱困难群体的良好氛围。

(三)多形式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

多形式全面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平台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举办救助业务培训;充分调动各乡镇(街道)民政工作人员及网格员力量,通过入户讲解、发放资料、村组喇叭播报等方式,把社会救助政策送进基层;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平台为群众进行答疑解惑,详细介绍救助事项、标准、程序群众利益切实相关的政策;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宣传月活动”,通过发放政策彩页、悬挂宣传条幅,业务政策讲解等形式,宣传我县社会救助相关政策;联合萧县融媒体中心精心制作的社会救助宣传片——诵读萧县《社会救助宣传片——我是民政人》浏览量超万次,社会反响良好,取得良好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氛围传递“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力度和温度。

2025年,我县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迭代升级,加快推进“两项政策”衔接并轨,切实把民生兜底安全保障网织得更加牢靠,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继续推动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救助帮扶政策体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

 

(萧县民政局社会救助股)